“矿山开发的目的是获取资源,提高人类生存质量,但有相当数量的矿产资源在其开发利用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造成难以弥补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武强表示,造成矿山环境问题的原因大概有三方面:我国土地辽阔,地形地貌类型多,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矿床类型多;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采矿方法和工艺粗糙;“肥水快流”等政策的实施和管理经验不足。
因此,绿色矿山建设势在必行。武强表示,目前,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绿色矿山建设基础薄弱,建设水平不平衡,存在矿山全生命周期的循环经济思维问题。未来应该进一步完善绿色矿山评价三级指标,“例如,要将安全问题、尾矿库问题、三率问题要加进评价指标。”
要大力宣传绿色矿山建设不是只投入无产出的事情。“进入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名录后,可享受优先划拨矿产资源、土地,优先银行贷款、财税与金融政策。此外,如果连续进不了名录,企业具有撤销采矿许可证、无法进行合法生产的风险。”武强说。
还要对绿色矿山的经济性评估机制进行研究。武强表示,目前大多数人对于绿色矿山建设的认识停留在政策要求、环保压力层面,绿色矿山建设还处于“要我建”阶段。真正让企业做到“我要建”思想境界,必须做好经济评估,让企业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建设绿色矿山带来的好处,认识到建设绿色矿山从经济上是可行的。比如,充填开采工程需要投入,但建成充填系统后可减少沉陷处理、搬迁、征地、防渗处理等工程投入。
武强表示,完善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水平还要探讨解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这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加强科技创新,加强制度创新与技术标准规范制定研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等。
武强总结了矿山环境研究涉及的9方面主要内容,希望能推动绿色矿山建设。这9项内容是:矿山环境问题类型划分,矿山环境调查,矿山环境评价与预测,环境保护与修复,修复后土地适宜性评价,矿山环境监测预警、信息与发布系统研发、修复政策法规、矿山环境管理。